获奖人员:
周姬昌、周大璞、吴伯箫、
臧克家、裴显生、於可训
一、中国写作学会重要创始人之一
周姬昌

周姬昌(1928~1995),笔名周英、周烨,浙江温州人。1947年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曾任新四军35支队温溪联络站联络员,解放军温州市地区军代表。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语系,后历任东北工业部、国家重工业部、冶金部记者,武钢教育处英语教师,武汉大学中文系教师、讲师,中国写作学会第一、二、三届副会长及秘书长,《写作》杂志副主编,武汉大学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1980年12月24—27日中国写作研究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周姬昌先生担任研究会秘书长。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梅兰芳与中国文化》、《字典与辞典》、《应用写作学概论》、《应用写作学与思维科学》,京剧剧本《辛亥风云》等。主编《写作学高级教程》获国家教委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
二、中国写作学会重要创始人之一
周大璞

周大璞(1909~1993),河南固始人。著名语言学家,精于训诂学、汉语史、语文学,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的“八中”之一。曾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1981年中国写作研究会创立时,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写作》撰写发刊词等。
周大璞一生贯注全部精力从事教学和研究所工作,以古汉语为主,成果出的早、出的多,价值易高。1985年,他担任中国训诂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顾问。同时,他还担任中国民主同盟湖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由于周大璞精于古汉语,并把音韵、文字、训诂等方面的学问,用到笺释、校勘、伪辩、辑佚、考古等方面,在学术界名望颇高。因而,参加了一些国家级的学术团体。
三、第一任会长(任期1981-1982)
吴伯箫

吴伯箫(1906~1982),原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同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处女作《白天与黑夜》。1931年大学毕业。1938年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参加过前线的抗日宣传,曾任上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教育厅长。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大中文系副主任,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1954年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60年代,他写了一组脍炙人口的散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70年代后期起,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1981年当选全国文联理事。1982年8月病逝。
四、第二任会长(任期1982-1997)
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受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写作学会会长、《写作》杂志主编。
五、第三任会长(任期1997-2007)
裴显生

裴显生(1933~2011)笔名南达、青山,浙江天台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长。主编《全国大学生短篇小说选》《写作学新稿》《油豚壮歌》等。专著《和文学青年谈写作》获首届金陵文学奖园丁奖、江苏省写作学会首届优秀著作一等奖,《写作学新稿》获1988年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著作二等奖、中国写作学会首届优秀著作一等奖,《现代实用写作学》获中国写作学会第二届优秀著作一等奖。
六、第四任会长(任期2007-2018)
於可训

於可训(1947~),湖北黄梅人。文学史家与文艺评论家,现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82年春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校教务处副处长、中文系总支副书记、副主任、文学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长江文艺评论》主编。曾任中国写作学会会长,《写作》杂志主编,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与评论,文学活动和学术研究先后涉及文学评论、中国新诗、中国现当代小说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多个领域。出版有学术专著(含主编)十余部;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文艺争鸣》《江汉论坛》《南方文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百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十余项;获省部级奖项十余项;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武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大学教学名师”“武汉大学学生最喜爱的十佳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