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武汉大学《写作》杂志/中国写作学会网!
新闻动态
人工智能时代写作学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湖北省写作学年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31 10:14:55 来源: 访问次数:


202577日,湖北经济学院召开湖北省写作学年会,70余位专家学者就智能时代写作学发展的核心议题展开研讨。

湖北大学教授,国际应用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洪威雷作主题发言,奠定了会议的批判性基调。他不仅通过公文写作的案例,揭示出了智能工具的视角局限,更以“双刃剑”定义人工智能。洪教授进一步指出,包蕴着生命、觉醒与死亡等诸多命题的哲学,在塑造自我主体性的维度上无可取代。因此,所有写作者都应当提高哲学修养,尊重自己内在人格精神力量的提升。

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络绎进一步指出,从根本的人性而言,写作乃是人类独有的创意性活动,依托于人类在现实经验时必然产生的表达冲动。人工智能乃是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其本质在于数据的复制与增值。而写作出自内在整合的冲动,是人类精神的最高体现,具备重要价值。

据此,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写作学会会长毛正天提出:“人工智能不是写作学的黄昏,反而前所未有地彰显了写作学的价值。”他表示,写作能够满足人的审美与实践不同需求,这恰恰反映出人类心灵世界的宽广。“我们当以人文智能引领技术智能发展——这正是写作学的时代使命。”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宋石磊高度肯定写作学的学科发展前景,并带领开展写作学学者访谈,推进人机协同模式下的创意写作学科建设。江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庄桂成教授则表示,人工智能写作的创造性乃是人类创造性的延伸,并不能触及人类创作经验之核心,我们需要“警惕技术的应用方式,而非技术本身。”

与会学者对学科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许多学者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与研究应用辅助中的案例和成果反思,更有学者以现代游戏叙事重构为例,探讨智能时代叙事模式的革新。最终,探讨形成如下共识:一方面,写作学研究范式亟需转型,适应人机协同模式;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却需“返璞归真”,通过回归现场书写训练以对抗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依赖。这种辩证诉求正凸显了学科在智能时代的独特价值。

“写作是我们的祈祷”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建华教授在总结引用了俄国思想家赫尔岑的名言,强调当技术变革加速,写作作为人性存在的确证面临自我革新。人类以真实生命状态确立自身价值,既是写作的本质意义,也是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



武汉大学《写作》杂志社、中国写作学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文学院609 邮编:430072 电话(传真):027-68752268 E-mail:writing@whu.edu.cn

《写作》杂志微信公众号

《写作》杂志订购二维码

Copyright武汉大学2019     鄂ICP备05003330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 您是第 位访问者